时间:2018-07-17 23:04 作者:魏春雷
兴城文庙,亦称孔庙,位于宁远城内东南隅,始建于明宣德五年(公元1430年),现建筑面积约一万七千平方米。兴城文庙初建时只有三楹正殿(大成殿),后经历代多次扩建维修,得以相对完好地保存至今。1988年,兴城文庙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。2006年,兴城城墙与城内的文庙、祖氏石坊、钟鼓楼合并为“兴城古城”,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兴城文庙南北长200米、东西宽84米,是一组平面呈长方形的古建筑群,大体可分为三路:中轴线上贯穿着三进庭院,在第一进院落,东西垣墙两端各配角门。南面垣墙正中有照壁与垣墙连立,东西角门外各立“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”石碑一方,人称“下马碑”。角门内院落呈方形,北面有棂星门,为多层斗拱木结构牌坊。过棂星门是第二进院,内有泮水桥(状元桥)一座,为砖石结构拱桥。泮桥东南侧是更衣亭,对面为祭器库。泮桥东北侧和西北侧分别设有名宦祠和乡贤祠。泮桥北庭院正中为戟门,为三楹单脊硬山式建筑,各有穿堂门。名宦祠门前三百多年的柏树下部长出两棵小梧桐树,被称为“古柏育桐”,堪称奇景。过戟门向北是第三进院落。戟门相对甬道的中部立孔子像一座,整体汉白玉雕刻,通高3.3米,其中像高2.2米、底座1.1米。甬道尽头为大成殿,为硬山式小木结构,廊柱朱漆,雕梁画栋。正殿门额上悬挂着“万世师表”巨型牌匾,是清康熙年间珍品,殿内供奉孔子。 东庑、西庑在大成殿前东西两侧,各五间,为硬山式结构,曾供奉先贤、先儒,现在均辟为展厅,分别设为“孔子生平事迹展”、“中国科举制度展”。
2002年兴城文庙扩建,恢复了东路、西路。西路有“圣迹图”,北端是文史馆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东路的“论语碑墙”。“论语碑墙”长188米,石碑采用黑色花岗岩材料,共103块。碑刻文字内容均出自《论语》,互不重复,书法作者经严格遴选,无论老年还是中青年,均盛誉素孚。“论语碑墙”书法之美、刻工之精,建成以来一直备受好评,堪称文庙代表性景观。
兴城文庙保存有清代至今的匾额、楹联数十件,这里撷得数副,与您分享。
东庑联:
先觉先知,为万古伦常立极;
至诚至圣,与两间功化同流。
清雍正帝撰,郑雪峰书。
此联颂扬孔子,“先觉先知”、“至诚至圣”,评价之高,可谓无以复加。或许正因为如此,此联于全国各地孔庙多有所见。
此联作楷书,上溯欧阳询、柳公权,下及近人,融会贯通,自成一体。点画纤秾变化丰富,纤而不弱、秾而不肥,极有骨力。结字收放自在,小大由之,几处重字亦见匠心。上下联计二十余字,字距极小,但揖让得宜,气息通透,堪称佳制。
乡贤祠联:
惟英彦堪继圣贤之训;
俾山川长矜化育之功。
郑雪峰撰,张公者书。
此联称颂圣贤、推崇英彦,复有“人杰地灵”之意,而后继有人、见贤思齐、继往开来之类也当为题中之义。俾,使。
此联作楷书,出于颜真卿而能变化,用笔纵横舒展处得篆书“婉而通”之妙,点画间或揖让有致或粘连一体,复得金石之趣。笔力沉劲,气象伟岸,深见性情。
戟门联:
生民来未有夫子也;
知我者其惟春秋乎。
清雍正帝撰,赵静良书。
这也是一副流传甚广的名联。上联出自《孟子·公孙卫》:“出乎其类,拔乎其萃,自生民以来,未有夫子也。”下联出自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《春秋》,天子之事也。是故孔子曰:‘知我者,其惟《春秋》乎!罪我者,其惟《春秋》乎!’”又,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弟子受春秋,孔子曰:‘后世知丘者以《春秋》,而罪丘者亦以《春秋》。’”联中的“春秋”,不妨理解为历史——是非曲直,总有公论。
此联作行书,笔法娴熟奔放,结字平正大方,气息温和恬静,饶有古风。
名宦祠联:
作国藩屏,垂千秋史传;
济民功业,在百姓口碑。
郑雪峰撰,王铁军书。
此联颂扬有为之士为国为民建功立业,不但享誉当时,而且流芳后世。下联尤有见识。藩屏,指屏障。
此联作行书,略见侧势,隐约可见香光(董其昌)风调,而点画结实、笔势酣畅,无纤弱之弊,有威猛之风。
仰圣斋联:
明月清风深有味;
左图右史交相辉。
佚名撰,金玉志书。
“明月清风”在历代诗文中俯拾皆是,如苏轼《前赤壁赋》中的“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,耳得之而为声,目遇之而成色,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”,广为传诵;梁章钜题沧浪亭联(集欧阳修、苏舜钦诗句)“清风明月本无价;近水远山皆有情”也脍炙人口。能从“明月清风”联想开去,“深有味”才好落到实处。
“左图右史”,据《新唐书·杨绾传》记载:“(绾)独处一室,左右图史,凝尘满席,澹如也。”图、史,泛指图书,正如诗文中常见的“金樽”、“玉碗”,或依平仄或求文采,如此而已,是金是玉,何必较真?
此联寥寥十四字,自然、人文错综辉映,而言简意赅、境界出尘,令人神往。
此联作行书,字法谨饬,稍取纵势,点画灵动,如兔起鹘落,生气勃勃。苏轼对米芾书法极为推重,谓“海岳(米芾)平生篆、隶、真、行、草书风樯阵马,沉着痛快,当与钟(繇)、王(羲之)并行,非但不愧而已”,此作法度谙熟,英气勃发,颇能传海岳风神。
致远斋联:
诸子百家不分门户;
名山胜水各效文章。
常德义改佚名联,赵静良书。
此联文辞浅易平实,上联讲的“不分门户”,为胶柱鼓瑟、固步自封者下一针砭,也可体会到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”的意味。下联讲山水各美其美,方生无限风光,而自然、人事,其实并无二致。此联或可媲美于脍炙人口的“世事洞明皆学问;人情练达即文章”。
此联作楷书,明显取法唐代颜真卿,结字平正妥帖,点画丰腴厚重,用笔起讫分明,顿挫转折有板有眼。清代的包世臣评颜真卿书法谓“平原(颜真卿)如耕牛,稳实而利民用”,此作中规中矩而不失自然,可见对颜真卿楷书的深刻领会。
集雅斋联:
笔战虬龙开异象;
诗成金玉写新篇。
郑雪峰撰,白金源书。
上联以“笔战虬龙”写染翰挥毫风采,怀素在他的草书名作《自叙帖》中引用了“奔蛇走虺势入座,骤雨旋风声满堂”的句子,而流传甚广的明代韩道亨《草诀百韵歌》即以“草圣最为难,龙蛇竞笔端”开篇,可见其渊源。下联由杜甫七律《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》中“朝罢香烟携满袖,诗成珠玉在挥毫”化出,尤见风雅。“战”字极有味道,以“新篇”对“异象”也甚工致。
此联作行书,不激不厉,从容写来,笔势舒展流畅,点画映带生情,其中几处长笔画(如“笔”的长横、“虬”的竖弯钩、“篇”的长撇)寓刚于柔,颇见功夫。
憩缘阁联:
斯文在天地;
至乐寄山林。
康有为撰,郭建民书。
20世纪20年代初,康有为讲学西安,曾书赠宋伯鲁一联:“斯文在天地;孤愤寄山林。”“斯文在天地;至乐寄山林”则题为四川乐山凌云寺月榭。前者不掩郁郁不平之气,后者易见豁达潇洒之情,两字之别,情怀迥异。“山林”在古代常借指隐居,如“方需功业之成,遽起山林之兴”(苏轼《王安石赠太傅》)、“种放……每往来嵩华间,慨然有山林意”(《宋史·种放传》)。因此所谓天地斯文、山林至乐,不免让人品出弦外之音。
此联作行书,结字端庄,点画流美,不无恬静悠然之意。
本文(原题“兴城文庙楹联摭赏”)发表于《对联·民间对联故事》杂志2016年第5期,《兴城文史》杂志(2014年第1期)、《葫芦岛日报》(2014年9月24日)、《古城文艺》杂志(2015年第1期)、《兴城印象》(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兴城市委员会编,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7年11月第一版)收录,中国·兴城网2014年9月24日、微信公众号“兴城广播电视台”2017年4月9日(题作“兴城文庙楹联欣赏”)、微信公众号“魏春雷”2016年12月27日(题作“兴城文庙赏楹联”)发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