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17-12-25 22:03 作者:孙慧铭
说起烟台苹果,一般认为“西洋苹果”引进者是美国传教士倪维思,时为19世纪70年代初,迄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。但真正使苹果扎根烟台并广泛种植的是一位广东人,他的名字叫李载之。
李载之本名李福全,号载之,1860年出生于广东香山。1880年,20岁的李载之被轮船招商局派遣到烟台,以首席帮办之职负责具体业务工作,后升任烟台轮船招商局总办,并被登莱青道台聘任为洋务委员、拯济局委员及英文秘书,曾代表登莱青道台妥善处理了日、俄两国在烟台的外交纠纷,创办了烟台红十字会分会,也资助过郭显德博士在烟台创建起中国最早的博物院之一“福音堂博物院”。
另据史料记载,李载之对于烟台果业的发展也做出了不容低估的贡献,例如《烟台蠡测录》中说:“粤人李载之、梁浩池二君,对于烟台果业、辟园栽培、输入良种、发展生产等项,亦可称为功臣。”据称李载之先将苹果引植烟台西沙旺一带,建果园取名为"芝圃园",又逐渐推广到烟台各地。
除了西沙旺的"芝圃园" ,李载之在烟台南山还建有一处果园,叫做“李园”。此园面积更大,不单是一个果园,也是一座私人庄园,民国时任职上海商务印书馆的江苏武进人胡君复所编的《古今联语汇选补编·园林》中对此园有介绍:“广东李载之,前充烟台招商总办,于烟埠南山购地为园,额曰‘李园’,有楼台花木之胜。”同时这本书中还收录有“李园”的两副楹联,联语分别为:
杰阁凭临,一面峰峦三面海;
荒山结构,二分人力八分天。
落花如梦,垂柳相思,雨洒东皋,云深北渚;
芳草有情,夕阳无语,雁横南浦,人倚西楼。
第一副联由时人余瑞年题写于园中西楼上。
上联第一分句中的“杰阁”即“高阁”的意思,如唐代韩愈《记梦》诗中的“隆楼杰阁磊嵬高,天风飘飘吹我过”,此联中指“西楼”的高大。凭临,据高俯瞰之意,这里指站在西楼上四处观看。而第二分句的“一面峰峦三面海”正是“凭临”所见的景象——据民国26年版《烟台概览》记载:“海洋山,即南山。北枕海滨,东入大洋,今称为烟台南山。”此句点明了李园西楼所在地的地理特点,意境雄浑开阔。
下联中的“荒山”指当时荒芜的南山。“结构”在这里为动词,与上联中的“凭临”相对,是“建造”的意思,指李载之在荒芜的南山上建造了“李园”中的西楼。下句的“二分人力八分天”则强调此楼、此园依山而建的特点,突出所在地优良的自然条件。
此联并非余瑞年原作,乃从常建极联化出。曾任清朝济南郡守的常建极,有题江苏连云港云台山三元宫之联:
世外凭临,一面峰峦三面海;
云中结构,二分人力八分天。
这副联亦被很多名胜所借用,如剑川海云居寺、潮阳云台山寺等等。余瑞年改动上下两联首句各两个字题于“李园”西楼,联语从登阁所见,写到构造的天然之美,从周边景象到西楼本身,层次井然,虽不如原作飘逸,更多了几分写实色彩,但无论从哪方面来说,都可谓确切。
第二副联为崇恩所撰题。崇恩,满清皇室,由廪贡生官至山东巡抚,为道光、咸丰朝野重臣。工书,法苏轼。是清代中晚期著名的书法家、收藏家、鉴赏家、金石学家、诗人。
我们不妨先看这副联的下联:“芳草有情,夕阳无语,雁横南浦,人倚西楼。”
此句出自北宋进士、苏门四学士之一张耒的《风流子·木叶亭皋下》,全词为:“木叶亭皋下,重阳近,又是捣衣秋。奈愁入庾肠,老侵潘鬓,谩簪黄菊,花也应羞。楚天晚,白苹烟尽处,红蓼水边头。芳草有情,夕阳无语,雁横南浦,人倚西楼。玉容知安否?香笺共锦字,两处悠悠。空恨碧云离合,青鸟沉浮。向风前懊恼,芳心一点,寸眉两叶,禁甚闲愁?情到不堪言处,分付东流。”
此句的意思为:芳草含情,延伸到天际,牵动离人的忧愁;斜阳无语,鸿雁横渡南浦,我在西楼久久伫立。
张耒的《风流子》本是写游子相思之情,笔者认为,崇恩是特意把着这种思绪引入此联中,以切合李载之这位离乡多年的游子的心境。此联中运用比喻、拟人手法描写的“落花”“垂柳”“芳草”“夕阳”,还有以“雨洒”“云深”“雁横”“人倚”修饰的“东皋”“北渚”“南浦”“西楼”等场景,其实都并不单纯是“李园”中存在的物象,更是一种意象了,而这些意象,无一不是在表达主题思想。
落花,以花喻人,“落花如梦”折射出对人生短促的感伤。如唐代李群玉的《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》诗:“兰浦苍苍春欲暮,落花流水怨离襟。”
垂柳,寓意依恋,《诗经》中说“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”,古人送行时有折柳相送的习俗,以示不忍相别,恋恋不舍的心意。“垂柳相思”则表达了离别后的相思之意。
芳草,这一词语自古在诗词作品中出现较为频繁,如“枝上柳绵吹又少,天涯何处无芳草?”(苏轼《蝶恋花》)“芳草天涯人似梦,碧桃花下月如烟”(苏曼殊《芳草》),比喻君子、佳人等美好个体,可引申为对故乡或远方自己爱恋之人的想念。
夕阳,烘托出一种苍凉的气氛,可谓:夕阳无语,寓意谁知?
东皋,本意水边向阳高地,也泛指田园和原野,用在这里也正符合南山傍水的特征。“雨洒东皋”即雨水洒在水边向阳高地,指出了此地适宜种植——“任处春田可种苗”。
北渚,意为北面的水涯,如《楚辞·九歌·湘君》:“鼂骋騖兮江皋,夕弭节兮北渚。”从主题角度看,这里指南山北面的渤海。“云深北渚”则是云雾笼罩北面水涯的意思。
南浦,指南面的水边,后常用称送别之地,如江淹《别赋》:“春草碧色,春水渌波,送君南浦,伤如之何?”雁横南浦,因物兴感,言雁届时即归,而人分离后却不能归去。
西楼,即此楼名,“人倚西楼”点出游子登眺之处。
纵观整副联,从楹联的基本规则来说,这是典型的同边句子分别自对,并上下联互对,且对仗工整,结构严谨,节奏明快;从表现手法上来看,以拟人和隐喻的修辞方式融情入景,情景交融,上下联义理浑然一体;从表达的思想来看,此联写出了主人对故乡的思念,是他在烟台时,对故乡的一种倾诉和寄托,更是他在繁忙的公务之余,对精神故乡的渴求。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说,此联堪称难得的佳作。
“李园”的主人李载之游走于近代烟台开埠后的政商两界,亦商亦官,长袖善舞。在政界,他是一位重量级人物;在商界,他是一位成功人士;他办洋务、干外交、修铁路、建果园、办红会、修学校,是当时是一位声誉卓著的社会名流;他见证并参与了烟台乃至中国近代化的历程,并在烟台留下了深深的印记。虽如今曾以他的名字命名的“载之路”已不复存在,但斯人已逝功业长存,今天谨借百年前曾悬挂于“李园”西楼的这两副楹联,来再一次了解并记住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