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卷首语 | 甘为往圣继绝学

时间:2021-06-15 22:56  作者:王家安

楹联文化传承千载,世俱知其博大精深,然其文化脉络,尚不清晰,坊间多野史杂说,人皆喜故事传奇,至今仍无一部可信的楹联史便是确证。究其根本,是因资料缺乏,文献不彰,故而道听途说,以讹传讹,无可靠资料,也就无信史,无理论根基,无学术体系。所以自《楹联丛话》以来,几代人筚路蓝缕,爬梳于故纸堆中,才略有今日之效。这其中一个共识,即是要健全“楹联学”,务必要重视楹联文献,“辨章学术、考镜源流”,夯实楹联文化的传承基因,让两行文字从“俗文”“小道”之中,光大门楣,立于华夏学术之林。

然文献整理,古卷青灯,往往皓首而不得一二,何况楹联文献,历来罕见,连梁章钜也感慨:“良由无荟萃成书者,任其零落湮沉,殊可慨惜。”近代以来,受到清末民初楹联高峰的影响,楹联文献渐多,然而良莠不齐,不乏草率。至于系统整理,如胡君复《古今联语汇选》等,也视野所限,有所不全。至上世纪八十年代,百废待兴,楹联文化也迎来新的春天。不乏有识之士以整理国故为己任,潜心搜寻,开物成务,做出时代之贡献。这其中之奉献佼佼而耕耘默默者,即如南昌大学龚联寿先生。

从那时起,龚先生致力于楹联文献之学,由第一部大型文人对联总集、350万字的《中华对联大典》,到第一部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联话丛书、340万字的《联话丛编》,再到别树体例的地方联语汇纂、220万字的《江西对联集成》,还有即将付梓、众首企盼的500万字皇皇巨著《楹联纪事》,焚膏继晷,废寝忘食,积数十年之功乃成1500万字的文献资料,况且版本、目录、校勘、辑佚、辨伪、索引各具机杼,其治学之严谨,毅力之坚韧,志向之宏大,成果之丰硕,是继“绝学”于往圣,足传世以芳华。白化文先生称其是“综前贤之往绪,助学海以川流……开辟无前之途术”。治学须培根,根深方叶茂。遂庆幸吾国楹联之学,正因有几位龚先生这样的耕耘之人,才不至泯灭沉沦。

初夏神州,尤多感动。当我们在缅怀袁隆平先生,学习和践行“隆平精神”之时,读到龚先生的专访,忽觉像龚先生这样的耕耘者,不也是一辈子躬耕“田野”,脚踏实地,矢志不渝,而朴实无华吗?先生所在江西,古有白鹿洞书院,大儒陆九渊为之题词:“勤其事,心乎国,心乎民,而不为身计。其得不谓之君子乎。”

●   【乡土人情】三叔的对联2019/09/27

●   散文|难忘儿时学写对联2017/02/17

●   散文|文兔之声,春联往事2017/02/22

●   陈湘魁:谈谈对联的变格九例2020/06/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