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19-09-25 22:22 作者:黄梅 李学文
阅读古诗文,总是要品其文字的韵味。阅读对联亦然。辨其味,尤其是“味外之味”、“韵外之致”,自是审美最佳的境界。怎样才能辨其味呢?宋理学家程颐说过:“凡看文字,先要晓其文义,然后可求其意。未有文义不晓而见意者也。”就是说鉴赏古诗文应该先从弄懂文字入手,而后求其意旨所在,风格若何。
对联是文学,同诗文曲赋一样也充满了美,有审美的鉴赏价值。诗文也好,对联也罢,之所以能产生巨大的审美因素,固然取决于联文自身的艺术魅力,但同时也取决于阅读者鉴识欣赏的修养和能力,后者尤为重要。如阅读下面这副题河南“藩司衙门”联:
依河洛而拱嵩行,人物钟山川之秀;
枕崤函而负伊阙,风气当天地之中。
此联为李梦阳(1473—1529)题。李梦阳,明庆阳(今属甘肃)人,徙居河南扶沟。弘治进士,官至江西提学副使。读这副藩司衙门联,首先弄清楚“河洛”、“嵩行”、“崤函”、“伊阙”所指。上联河洛:指黄河与洛河。“嵩行”:即嵩山与太行山。下联“崤函”:山和关名。即崤山与函谷关。伊阙:《水经注》记载:(伊阙)“《春秋》之阙塞也。”洛阳南有龙门山,二山相对如阙门。伊水流过,故称。明白这几个词语之意,披文而后入情也。上联“依”(凭借)、“拱”(环卫)二字,表现了河南山川气势雄伟。一个“钟”(汇聚)字,显见河南山川秀美,人杰地灵。下联“枕”、“负”二字,表现河南关隘雄奇险峻。“风气”化用文天祥《正气歌》“天地有正气”诗意。彰显民间正义之气,刚正之风。“沿波讨源,虽幽必显”,联语借景创意,称美河南关塞险要,地灵人杰,洋溢李梦阳爱乡之情,弘扬浩然正气之志。语辞清新,情文并茂,格调雄浑,气势恢弘。
这种释对联文字之义,进入联文之情,探求联文之意的过程,就是在对联语审美的活动中,运用联想和想象,从多角度理解此联写河南形胜之秀,人物风气之清的意义,感受到联中潜在的艺术美的享受。宋代理学家朱熹说得很明白:“看文字须入里面猛滚一番,要透彻,方能得脱离。”他的见解对读书人很有启发。读诗品联,只有先在文字“里面猛滚一番”,逐字逐句“见着落”,方能“晓其文义”,之后才有可能“求其意”。可见“晓其文义”只是一个手段,“以入情”,“求其意”,追求其“味外之味”,领会对联鉴赏的美境才是目的。
一般来说,鉴赏一副对联,往往是对内容、格调、技巧作综合的赏析,但是,由于鉴赏者审美的出发点不同,或着重于内容的欣赏,或着重于格调的欣赏,或着重于技巧的欣赏。无论从哪个方面进行对联鉴赏,创作美和鉴赏美总是联系在一起的。南朝梁刘勰在《文心雕龙·知音》中说:“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,观文者披文以入情;沿波讨源,虽幽必显。”意思是说,创作者只有在情感冲动时,才能写出作品来的。鉴赏者在鉴赏时,应该先看作品的文辞,再深入到作者的内心,沿着作者感情的波流追溯到源头,即使作品的含意十分隐微,也是可以使它显露出来的。可见,对联的美,就是在“披文”、“入情”、“求意”的活动中享受到的。
关于对联鉴赏的角度主要有内容、格调、技巧三个方面。
首先说内容。对联的内容涉及百业千行,无所不包。这里就常写的题材:寄情山水、激励心志、录存史实、彰显哲理、抒发感慨、笑谈人生、寄寓褒贬、眷念祖国、反映生活等九个方面,引联例释如下:
1、寄情山水联,如:
胜地据淮南,看云影当空,与水平分秋一色;
扁舟过桥下,闻箫声何处?有人吹到月三更。
这是江湘岚题扬州二十四桥联。据《扬州画舫录》载:扬州有二十四桥,因古代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而得名。上联赏景。于“胜地”看“云影”与“水光”相映,一幅水天秋色画卷呈现眼前,天光水色,各蕴其美。下联赏曲。闻“箫声”两句,化用杜牧“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”诗意,一个“闻”字感受到似有箫声萦绕耳畔。联语写了“云影”、“秋水”、“扁舟”、“箫声”、“月色”,有声有色,意境清幽,读着大有身临其境之感,物我难分。
2、激励情志联,如:
大丈夫不拾唾馀,时把海涛清肺腑;
士君子岂依篱下,敢将台阁占山巅。
这是唐末进士林嵩自题草堂联。大大夫:指有气节、有作为的男子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大夫。”不拾唾馀:不蹈袭别人的言论或见解。士君子:旧指有节操有学问的人。依篱下:即寄人篱下,比喻依附而向上升。
上联写怀。以肺腑比喻内心,一个“清”字,表现注重修养。“时把海涛清肺腑”,洗涤尘襟,使内心洁净。下联言志,“岂依篱下”,表达自立自强之志。“敢将台阁占山巅”一语,发愤自励,抒发积极向上的志气。联语借景抒怀,直抒胸臆,彰显大丈夫、士君子的壮志雄风。
3、录存史实联,如:
七十日带发效忠,表太祖十六朝人物;
三千人同心赴义,存大明一百里江山。
这是明阎应元的自题联。阎应元(1607—1645),崇祯末任江阴典史。《楹联丛话》载:明末,南京城破时,阎应元率义军死守江阴孤城,临难时作此联以纪事。清军犯江阴,阎应元与军民坚守八十一日,城破欲投水自尽未果,被俘遇难。上联写带发抗击清兵,表自己效忠明朝的心迹,一个“表”字,意为可作明代十六朝人物表率。下联说自己决心以身殉国。虽力单势弱,却与军民同心协力,赴义献身国难。在围城的八十一天中,江阴士庶无一人降敌,殉难者尸体堵塞街巷。“大明一百里江山”指江阴。一个“存”字,实写江阴军民保家卫国的气节。此联述史,以数字纪实,昭彰忠义,激昂悲壮。
4、彰显哲理联,如:
雨入花心,自成甘苦;
水归器内,各显方圆。
这是金圣叹的自题联。上联以雨沁入花心言情,花蕊上的露水以其原味或甜或苦,自然形成。隐喻不因美好和艰苦的处境而改易其志节。下联以水驻入器皿之内说理。器皿方水便呈方形,器皿圆水则成圆形,涵蕴随遇而安之意。联语托物写意,说事寓理,人情物态尽在“自成”、“各显”的韵致中。
5、抒发感慨联,如:
敌乎?友乎?余惟自问;
知我!罪我!公已无言。
这是徐懋庸挽鲁迅联。1936年因两个口号论争,徐懋庸给鲁迅先生一封信,在说明形势的同时,对鲁迅也有批评,引起鲁迅震怒,立即写了《答徐懋庸关于抗日统一战线的问题》一文,对徐氏大有贬斥之意。由是徐懋庸遭到文学艺术界人士的指责,甚至攻击,一时困窘难堪。鲁迅逝世,徐写此联致哀。上联以是非问句提出问题,“惟余”句,意即扪心“自问”,含蓄之意尽在不言中,悬念留与人说。下联以感叹句抒慨,“知我”惟先生,“罪我”惟先生,可先生已经作古,是非悉听世人评说。我将奈何!徐的挽联感慨横生,在哀痛中表现出无可申辩的委屈和遗憾。就因为有鲁迅这篇答复的信,徐懋庸承受的压力近半个世纪。1977年徐懋庸去世,北大教授钟敬文写一副为徐翻案的挽联作答:“敌我岂难分,众口今看公论在;文章应不朽,一篇长伴伟人传。”文章,指徐致鲁迅的信。钟敬文挽徐懋庸联,隽永、幽默,让这一文坛公案在文学史上留下一段佳话。
6、概谈人生联,如:
五年间谪宦栖迟,较量惠州麦饭,儋耳蛮花,那得比清幽山水;
三苏中天才独绝,若论东坡八诗,赤壁两赋,还是公游戏文章。
这是清张之洞题黄冈苏文忠公祠联。苏文忠,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谥号。祠祀苏轼。
五年间,即指北宋元丰二年(1079)至元祐元年(1086),苏轼先后贬谪湖北黄州、广东惠州。儋耳:今海南儋县。上联历数苏轼遭贬的宦迹。虽仕途坎坷,宦迹凄凉,然寄情山水,纵“惠州麦饭”、“儋耳蛮花”,抑或黄州清幽山水,乐在其中。下联称颂苏轼“天才独绝”。列举名作黄州八诗、赤壁“两赋”,评论有据,还是其游戏文章,亦见他才华横溢,表现对苏轼文学推崇备至。联语从苏轼的宦迹与文学成就概括了苏轼的人生,寄遇对苏轼怀才不遇、仕途失意的深切同情,表达对其文学成就的颂扬与仰慕。此联立意创新,选材典型,评论切当。
7、寓意褒贬联,如:
青山有幸埋忠骨;
白铁无辜铸佞臣。
这是徐氏女题杭州西湖岳飞墓墓阙联。此联镌于墓阙后门楹,正对岳墓。阙两侧刚好是秦桧夫妇及张俊、万俟卨(xiè)的铁铸跪像。联语为切合这一场景,达到歌颂“忠骨”、斥骂“佞臣”的目的,采用反对的写法,为“青山”能“有幸埋忠骨”而表达敬慕之意;为“无辜”的“白铁铸(成)佞臣”而惋惜。岳飞“精忠报国”流芳百世,秦桧卖国求荣遗臭万年。联语洗炼精粹,一语破的,褒贬分明,可谓高度概括主题,的是佳构。
8、眷恋家国联,如:
放眼楼头,看海水南流,夕阳西下;
寄怀天末,咏京华北望,零雨东归。
这是黄遵宪题驻日本使馆联。清驻日使馆在日本东京。黄遵宪,清光绪举人,尝任驻日使馆参赞。联中“天末”,天边,指极远的地方。零雨东归:化自《诗经·豳风·东山》:“我来自东,零雨其濛。我东曰归,我心西悲。”上联写登楼极目眺望,“海水南流,夕阳西下”时的情景,含蕴身在异国他乡,心却贴近祖国,从一个“看”字中流露出一片爱国深情。下联写曼声吟咏“京华北望”,“零雨其濛”、“我东曰归”这些诗篇,抒发身在极远的地方尤增眷恋祖国之情。此联巧嵌方位词“东西南北”,工巧新奇,独运匠心。一“看”一“咏”,使联语气势奔放。
9、 反映生活联,如:
萃天山南北异果奇花,重编塞国群芳谱;
教绝域人民男耕女织,三复豳风七月诗。
此乃王树柟题农林试验场联。农林试验场,在新疆乌鲁木齐。王树柟创建,宣统二(1910)建成。王树柟(1852—1936),字晋卿,号陶庐,河北新城人。清光绪进士。官至新疆布政使。联中“绝域”,人迹罕至的地方。此指边疆。“豳风七月”,《诗经》篇名,叙述农事。“群芳谱”,明朝王象撰,三十卷,讲农林、果蔬、花卉和竹木等,详于文艺,略于种植。
此联记述为了开发边疆,发展农林生产,在新疆创办农林试验场,其目的是利国利民。上联“萃”字,说明试验场对天山南北疆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广泛的调查和采集,并编制规划。“重编”句,既说明开发新疆资源的重要性,又彰显试验场利用资源扩大再生产的作用。下联“教”字,意谓试验场对提高当地民众生产技术水平的科学示范作用,使当地群众兴起耕织风气。这种繁荣农事的新风,犹似反复传诵“豳风七月诗”情景的再现。
联语主题鲜明,语言风格平白如话。联中“异果奇花”与“男耕女织”当句自对见巧。展现新疆开发的效益与繁荣景象,是行业联的佳构。
从内容鉴赏对联,岂只这九个方面,还可以例释一些。但是,一副对联所含蕴的内容非单一的,也无界限的。比如前面所举阎应元的“自题”联,既可以从明末江阴军民八十一天抗清的悲壮史实来鉴赏,又可以从表现将士保家卫国的忠义之志的角度来鉴赏,此联至少表现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。因此说,读对联除要弄懂它文字意思之外,还应了解联语创作背景,这样,鉴赏就能做到一个切字。阎应元联既切人切地,又切时切事,更切意旨。阅读者从“披文”、“入情”、“求其意”的鉴赏活动中,运用联想和想象,方获取联语的“味外之味”。唐司空图说:“辨于味,而后可以言诗。”